關於:老化
老化(aging)是指人體結構及功能隨著時間進行而累積的變化,它是一種正常但不可逆的持續性過程,生理性的老化不僅僅是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它始於器官組織成熟的階段,而止於死亡。大多數的生理功能 在 30 歲時到達最高峰,而後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衰退,因此造成骨骼肌肉變化及身體功能表現下降,並導致不健康結果 (如跌倒、骨折、失能、慢性病及死亡率增加) 。
關於:肌少症
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老化的過程,各器官的生理現象逐漸下降,肌肉量減少是老化的過程之一,如再伴隨肌力的下降或身體表現的功能減退,便是所謂的 「Sarconpenia」肌肉減少症,以下簡稱為「肌少症」。而肌少症對身體功能的意義先是活動量減少及身體功能變差,最後才是肌肉量變少,因此對於肌少症的定義不僅應針對肌肉量的變化,更需廣泛的從身體健康活動、功能變化等條件進行評估。
隱憂
目前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快速朝著高齡化的社會型態邁進,人口的老化伴隨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文明病,長時間靜態工作型態,再伴隨科技發達所產生的便利性,讓我們待在家裡就可以享受生活,但這也正是導致肌少症的元兇之一。
想像一下你處在一個靜態式的生活環境當中,Foodpanda、Ubereat、Deliveroo等外送美食服務,Momo、露天、蝦皮、PCHOME等宅配到府的外送商品服務,你幾乎都不用出門就能獲得很好的生活品質。也正是因為上述所說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健康隱憂,身體很聰明也很誠實,當你不需要那麼多的肌肉力量協助你生活的時候,身體就會自然地降低你的肌肉力量水平,那自然而然地,不斷減少肌肉力量的情況下,肌少症也在逐漸地找上你,也因為目前的生活型態,肌少症的年齡層也不斷的往下降。
長照
目前肌少症的問題也慢慢地受到政府的重視,但當政府機構與大財團大把大把地將金錢投入所謂的長照系統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反思一個問題,今天如果我們是一群持續規律運動的訓練者,那或許需要的長照規格會和現在不盡相同,舉例來說:台灣傳統觀念認為臥床是無可避免的,且臥床休息能避免老年人跌倒,殊不知長期臥床的人多躺一天床就會失去3%的行動能力。
在開始討論「解決方案」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下組的照片:
第一張圖片是兩位67歲的男性,不運動與長時間規律運動的差別,下圖為兩位74歲的老年女性,不運動與長時間規律運動的差別,人的年齡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衰老,但運動能力卻不會。
解決方式
身為一名專業的SuperFIT健身教練,我認為「重量訓練」是即刻需要開始,且需要持續的生活型態。在台灣傳統觀念裡,重訓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極其危險的運動,當老年人看到年輕人為了舉起大量的負重而拚了命的訓練,自然而然會去排斥重量訓練,但要延緩肌肉的流失、增加健康,重量訓練是不可缺少的一塊拼圖,重量訓練與其他運動相比開始的門檻較低,也並不是一定要舉起極大的負重才能延緩肌肉流失,一開始都是藉由溫和的方式,去刺激肌肉神經與骨骼的連結認識自己的身體,後續產生的效益值極高,藉由外在負重壓力讓肌肉進行收縮,刺激肌肉生長,再將背部與核心肌群強化,保護脊椎...都能大大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要動才有健康這句話只對了一半,應該說「要提升肌力,才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
透過上述的了解,是不是對於重量訓練上的誤解被解開了呢?
當然要開始訓練前,一定會有所畏懼,但如果有專業的教練帶領一步一步建立規律的訓練習慣,那或許不用借助社會力量,在老年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甚至可以幫助別人!
讓我們一起實踐這句話「肌力訓練不是興趣,而是責任。」
官方網站:SuperFIT極度塑身
Line@諮詢:@pvl2828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maxgtoleoleo2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uperfit_tw/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2012)。中華民國 2012 年至 2060 年人口推計。台北 市:經建會。
葉清華、薛淑琳 (1998)。運動與老化。大專體育,(36),73-77。
林啟禎 (2003)。身體活動與老人的肌肉骨骼系統。國家衛生研究院。
張瀞文、唐慧媛、許哲豪 (2017)。老年肌少症 (Sarcopenia) 之診斷與檢測。文化 體育學刊,(24),87-97。
劉立凡 (2016 )。人口老化問題迫在眉睫,科學發展,522(6),台南市:成功大學 老年學研究所。
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fitness/2016-09-12/doc-ifxvukhx4928250.shtml